殺人鬼藤子的衝動-立體書封  2015.03 獨步出版

  這次參加試讀作品的作者,是獨步文化先前就有預告過的「致鬱系推理小說」代表真梨幸子的作品。「致鬱系推理小說」是泛指那些『餘味不佳、令人讀完後心情很差』的推理小說,不過我整個讀完倒是覺得沒有想像中那麼鬱悶啦!反倒是一開始還比較令人不快。

 

  故事從主人翁"藤子"小學五年級時開始寫起,她在學校遭受同學的霸凌、回到家又被父母虐待......。 試著回想自己那時在學校的情況卻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回憶,所以實在很難想像像書中這般嚴重的霸凌情況是否是很普遍的。 之後遭遇滅門慘案的她被阿姨收養,從此生活條件獲得很大的改善,但劫後重生的她心中似乎還是存有些許陰霾,越是不想步上母親的後塵反而日後越走向那個方向。

 

  究竟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差錯誰也說不清楚。故事後半段藤子逐漸長大成人,但是大人的社會卻沒有那麼簡單,於是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也為了不要重蹈母親的覆轍),凡是阻礙自己的人,都得一一剷除......。

 

  如果不看前言跟後記的話,讀者大概會以為這本書就是很單純的記述了一個小女孩逐漸變成殺人魔的過程。在還沒看後記之前,我也是就這麼以為,但是看完後記之後卻整個顛覆了原先的感想。細細品味之後,才發現書中原來隱藏著更大的真相。在讀的過程中乍看不怎麼重要的片段,其實都隱藏著玄機。

 

  貫穿整本書內涵的,是以下這段句子:"Poupee de cire, poupee de son"。在日文中被譯為"作夢的香頌娃娃"或者是"蠟娃娃,會發出聲音的娃娃"、"蠟娃娃,木屑娃娃"。至於源由在作品的前言有更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提。但讀完整部作品後再回過頭來看這段介紹,除了覺得貼切外,實在也感到悲哀。

 

  讀這部作品時,不由得會想起前陣子剛出版的《野獸之城》。雖然兩部作品在根本上有相當大的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死了相當多人的故事,其中也都不乏一些血腥的情節。但《野獸之城》是在於描寫慘無人道的虐待及結尾的意外翻轉,而本作則是將伏筆埋得很深、最後才整個連接起來。

 

  據說作者另外有寫續集《殺人鬼藤子的真實》,也將於今年五月出版,挺令人期待的。

 

  *感謝獨步文化給予此次試讀機會*

 

--------以 下 有 涉 及 部 分 劇 情 , 未 讀 者 請 斟 酌 閱 讀--------

 

 

  我蠻喜歡這部作品的模式,基本上是一個「作中作」的形式,而且還是要等到了讀後記時才會發現:原來"前言"跟"後記"也是這部小說的一部分,而不是作者真梨幸子的寫作前言跟後記。

  前言的"蠟娃娃,木屑娃娃"頻繁出現在作品中,原本以為只是形容藤子的自我逃避心態,最後才發現有更深刻的意涵:她真的只是依著主謀設計而動,完全沒有自我。

  讀的過程中就一直有個疑惑:為什麼藤子的阿姨對她會這麼好?雖然是因為有保險金的關係,但是還是感覺多了。而且經常對著藤子耳提面命"不要走上和她母親相同的路"這點我也覺得相當納悶,雖然乍看之下像是在關心她提醒她,但這行為卻似乎造成了反效果,反而逼得藤子越來越往歧路走。

  粉紅色口紅、一再提醒(測試?)藤子忘記過去的事、囑咐別重蹈母親覆轍、時時探望藤子的近況(並修正軌道?)......實在太多跡象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推理 小說
    全站熱搜

    Sh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