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久沒有再看有栖川的短篇集了

偶爾讀一篇感覺其實是不錯的

 

由於本來就不是很喜歡短篇小說

所以當初閱讀也都是以長篇為主

最近因為陷入不知讀什麼好的低潮期

只好挑這種安全書看(不會很喜歡 但是不難讀)

 

本書一共收錄六則短篇 算是各有特色

但是說真的 實在沒有哪一篇讓我特別喜歡

以下就說說各篇簡單心得吧 (微雷)

 

 

(一) 動物園的暗號

好吧 謎底是很有創意沒錯

如果放在台灣的話應該會令人很驚喜

但是 對於日本鐵路系統陌生的我們

看完也頂多覺得能想出這樣的謎題很有意思罷了

 

(二) 天棚的散步者

這篇的暗號就比較無國界之分了

所以相較於第一篇雖然略顯簡單

但是...... 看得懂才有意思啊

尤其是最後一個"太"字暗號時

真的是很令人莞爾

 

(三) 紅色閃電

故事營造出來的狀況似乎很詭異

但其實不難想像出真相

不過其中有一點我比較有意見

為什麼不是證據先出現啊?

我還是比較喜歡偵探根據證據

然後令兇手啞口無言的樣子

 

(四) Rune 的指引

完全不知道這篇在幹嘛 

誰知道日本的ISBN是啥

然後搞了個奇怪的占卜Rune

最後也沒說這是幹嘛的

完全就是一個背景而已 無聊

 

(五) 俄羅斯紅茶之謎

原本還以為能用個比較了不起的詭計

結果... 冰塊... 柯南用的那篇我還覺得好一點

 

(六) 八角形圈套

算是這六篇裡面最複雜的詭計了

還煞有其事的弄了個現場平面圖出來

但說真的 那個圖我大概看一眼就不想理它了

要讓大眾容易理解啊 畫那麼複雜...

 

最後 還是必須說一點 短篇小說的通病:

不要每次都案件發生--->警方到場--->

嫌犯就在這幾個人之中--->偵探問話--->解答

最好是每個案件都那麼快鎖定嫌犯身分啦

實在快受不了短篇小說這種"嫌犯X選一"的模式了

 

當然 不否認 在小說中 一定會把嫌犯範圍鎖定

不然讀者怎麼推敲線索推理出兇手呢

但是沒必要每次都有這樣一段對話:

"根據XXXX 兇手應該就是這幾個人之一

A:OOO XX歲 跟死者OO關係 案發時在XXX

B: XXX OO歲 跟死者XX關係 今天會來是因為OOO...

 

這樣讀起來真的讓人覺得一點變化都沒有 很制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 的頭像
    Shian

    推理、生活,二三事。

    Sh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